至1998年截止,全國總人口統計有27萬人。馬列首都島居住有7萬5千人,馬爾地夫原住民已源不可考,但從歷史古物考證中得知3,000年前已有住民於各島上活動,早期移民係沿著海上絲路航行於東非與亞洲間的航海家與來自印度西北流域文明的移民者,也有根據文獻記載,馬爾地夫在4,000年前就有人居住,她形成於數百萬年前的一次印度洋的火山運動,海面下是座海底山脈,現今的1190個島中只有200個島有人居住,每個島都被珊瑚礁環繞,並且群聚在26個環礁(Atoll)中。
馬爾地夫自古以來即是航海家往來於東西方的中繼站。從數千年開始,就有亞利安人(Aryan)、腓尼基人、埃及人、中國人、希臘人、羅馬人來此,在這些古文明國的航海日誌中也曾提及「千島國」的存在。 1965年馬爾地夫脫離英國統治而獨立,1968年改為共和體制。以地理條件來看,馬爾地夫群島位於印度洋中央,橫跨赤道,由26個珊瑚環礁組合成1,190個小島,其中只有200個島有住民,而其中還包含近80座渡假島嶼飯店,島嶼總面積也不過298平方公里,卻涵蓋海域面積近十萬平方公里,可見這個國家是如何迷你奇特了!
然若由旅遊文化的發展基礎來看,馬爾地夫似乎又得天獨厚了,支離的小島儼然獨樹一幟,每一座島嶼皆各自發展出不同的渡假旅館風格。整個馬爾地夫的旅遊景觀全在一個渡假島嶼飯店所經營的休閒氣氛,雪白晶瑩的沙灘,倒影在水中婆娑的椰影,熱帶魚是馬爾地夫不時出現的「動畫」景觀,色彩鮮豔,而且平易近人,站在岸邊的人偶一接觸水面,就沒料著有一群美麗的訪客翩然游來,除了增添風情,魚在馬爾地夫稱得上是最豐饒的物資,故漁業和觀光業並列為兩項主要的經濟收入。 |